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小儿腹泻

Public peggy 写于 2010-04-07

  台东马偕纪念医院小儿科陈伟焘主治医师

  小儿腹泻是小儿科门诊常遇到的疾病,尤其是婴幼儿的腹泻常常令做父母的手足无措。轻微的腹泻大多都不要紧,可能稍微的拉肚子一两次就没事了;但是严重的可能会引起脱水、酸中毒、败血症等等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在一些较为落后的国家,腹泻是造成儿童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所以小儿腹泻值得我们国人重视。

  简单的说,腹泻就是大便的性状变成水样,而且排便的次数增加。若只有排便的次数增加,而大便是软的,或者是硬的,就不算是腹泻。反过来说,若一天只有一两次大便,但全部是水样的,就是腹泻。常有人以为拉肚子就是肠子发炎,但事实并不是如此。腹泻只是临床上的表现,告诉我们大便变水样了,而没有告诉它的原因。肠炎主要是病原体如病毒或细菌等,或者是别的原因,侵犯肠道而造成发炎反应所引致的疾病。腹泻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是肠炎。所以腹泻包括了肠炎,而不是等于肠炎。

  腹泻一般分为急性或慢性腹泻,急性与慢性腹泻的区分以二星期为界线,腹泻二星期以内的为急性,持续超过二星期的为慢性腹泻。造成的原因各有差异,区分急性与慢性腹泻有助于医师对症下药。

  急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是肠道感染,例如轮状病毒、肠病毒、沙门氏菌、痢疾菌等,常侵犯二,三岁以下的孩童;其次是食物中毒,常合并有呕吐、头晕头痛、脸部潮红等症状。引起慢性腹泻的原因较多而且复杂,在台湾最常见的是肠炎后腹泻症候群,是因为急性肠炎后肠道的功能未有完全康复引起的;再来是病菌或者寄生虫感染所造成的慢性腹泻,如沙门氏菌;其次是吸收不良症候群,例如很多人喝了鲜奶就会拉肚子,是因为对乳糖不能完全消化及吸收所引起的;其他会引起慢性腹泻的原因,还包括了先天性肠道异常或者臑动不正常,以及泌尿道感染等等。

  

  大部份的腹泻会自我痊愈。医生会以疾病的严重程度给予适当的治疗,如口服药、打点滴或住院等。比较不严重的急性腹泻会容易改善,但严重的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就比较慢康复,需要病人及家属耐心的与医生配合,作较长时间的追踪及调整治疗,以免小朋友发生营养不良或生长发育迟缓的严重后果。

  腹泻的时候,肠道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不等程度的伤害,因此照常的饮食可能会使肠道的损伤更厉害。所以腹泻时,肠道需要休息才会早一点好起来。如果是比较轻微的疾病,或者饮食的改变就可以了。但如果是严重的腹泻,有时候完全的禁食,才可让肠道可以得到充份的休息。

  腹泻会使水份从肠道流失,若厉害的话,人体的水份会因此而减少。水份是人体维持代谢平衡的重要物质,缺少或不足会引起健康的问题!轻微脱水的会觉得口干、排汗及尿液减少。若体内的水份减少到某种程度时,便会使体内的细胞发生代谢异常。严重的会发生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更厉害的话会造成酸中毒、抽搐、休克,甚至死亡。因为脱水会引致人体代谢的异常,我们必须在它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之前补充水份。但是腹泻时,除了水份以外,电解质如钠、钾等离子同时会分泌在肠道里,与水份混合后被排泄出来。若只是补充水份,则体内的电解质仍然会缺乏而造成并发症;所以应该同时补充水份与电解质。电解质液主要是给腹泻的病人补充所用,对疾病本身并没有直接的治疗效果,而且建议使用于较不严重的病例上。如果腹泻严重时,电解质液无法提供有效的治疗,所以病患应找医生看病,以免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市面上的运动饮料,成份与电解质液相约,包含了糖份与电解质,但使用的材料不大相同。口服电解质液使用的糖份是不须肠道消化便可吸收的葡萄糖,而且份量较少;运动饮料大多使用高份量的蔗糖及果糖,必须要经过肠道的消化才能吸收,可能使腹泻更厉害。一般运动饮料中电解质的份量较少,不够补充腹泻时所流失的钠、钾等离子。严格来说,运动饮料不能当做腹泻时补充所用。但如果无法取得电解质液时,只好斟酌使用,并应该尽快求医。

  除了针对腹泻的个别原因给予不同的治疗以外,医生有的时候会开立一些药物给病人,以期达到大便水样减轻、次数减少的效果,希望可以减少病患的不适。这些药包括了收敛剂、抗分泌剂、止泻药、抗肠道痉挛剂以及益生菌等。因为药物的使用有时会产生副作用,病人不可胡乱自我投药,应按照医师指示服药,并且要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肠炎大部份由病毒或细菌所引致,很多人认为发炎就非得用消炎药或者抗生素治疗才行,但事实并非如此。病毒性的感染大多没有药物可将病毒消灭,所以一般给予症状治疗,并靠病人的抵抗力康复。细菌虽然可以被抗生素杀死消灭,但对于单纯的细菌性肠炎而没有肠道以外的感染,抗生素的治疗会使肠道排除细菌的能力变差,使细菌躲在体内其他器官而变成带原,例如沙门氏菌肠炎。但如果细菌性肠炎合并有以下的情形,则一定要给予抗生素的治疗:第一,当医生诊断腹泻是由于伪膜性肠炎所引起时;第二,怀疑或发生了肠道以外的感染时,如败血症、脑膜炎、化脓性关节炎、腹膜炎等;第三,当肠炎太厉害而有可能发生肠道穿孔或破洞时。

  坊间有所谓的止泻奶粉,许多药局也会建议家属为腹泻的孩童更换使用,但并非所有腹泻的小病人吃了止泻奶粉就会好起来。这些奶粉因某些成份的改变,使得腹泻的小朋友吃了以后较不会排泄水样的大便,所以称这些奶粉为医泻奶粉较为恰当。一般腹泻超过一个星期以上,或者医生认为病患的腹泻因某些营养要素的吸收不良而没有改善时,通常会建议更换特别的医泻奶粉,以达到改善大便的性状或避免发生营养不良的后果。市面上有许多的医泻奶粉,成份各有不同而且复杂,如果擅自更改使用,有时反而使腹泻更加严重,所以要更换时应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使用。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