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家长不可轻忽的婴幼儿骨髓炎(下)

Public peggy 写于 2010-04-07

  在检查方面,在有可能化脓的部位以针直接抽取脓疡作细菌培养是最确定的诊断步骤,不但可以确定细菌的种类,并且可作细菌的敏感性实验,以确定最有效的抗生素药物。其他实验室诊断如红血球沉降速率、C反应蛋白、白血球计数,血液、关节液的细菌培养,均可提供诊断价值。放射线方面的诊断,在X光摄影方面,早期只见骨旁软组织的肿胀,骨质本身的变化通常在有临床症状后十日至二十日后才发生,病灶处出现骨质丧失,骨膜肿胀突出及周围新骨形成。核子放射扫瞄对早期诊断很有帮助。同位素Tc99骨头扫瞄在有症状的前数日,即可测出病灶区,因为骨髓发炎处血流量增加,造骨细胞的活性增加,使得同位素被组织吸收的量增加,造成病灶处放射活性增强。其灵敏度可达80%至100%,但仍需要与外伤、骨折、恶性肿瘤、骨栓塞等作鉴别诊断。另外,磁振造影因可区分空气、软组织与骨质的影像,故可提供我们最佳的解剖结构变化,包括辨别骨质及软组织的发炎、骨膜下及骨髓内积脓等。提供是否需外科处理的最佳资讯。

  周宇光医师也表示,综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后,大多数都可确定骨髓炎的诊断。在治疗方面,适当的抗生素作持续的治疗,必要时加上外科的处理,才可提高治愈率。因为骨髓炎是严重感染,很容易形成败血症,而且死亡率很高。治疗原则是在病灶处抽取脓液作细菌培养之后,马上先用广效抗生素治疗。因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链球菌是造成骨髓炎最主要的菌种,故在细菌培养未有结果之前必须选用能治疗此两种细菌的抗生素。在培养结果出炉后,即可选用对骨髓有良好穿透性,并针对此感染细菌有效的抗生素。除抗生素治疗外,有时需要外科的帮助作清创处理治疗才有效果。例如当有大量脓液堆积在骨膜下、在骨干骨后端抽吸时发现有大量积脓、髋关节的感染、在穿刺伤中发现有异物存留、抗生素的使用在72小时内症状没有进步、治疗慢性骨髓炎等;另外在化脓性关节炎如持续积脓超过4日,亦需打开关节作清洗。抗生素注射加口服治疗,一般需要六周左右的时间才可痊愈。

  治疗中C反应蛋白数值在一周内应趋于正常,而红血球沉降速率在十至十四天时应明显趋缓。如未进步则应考虑提高剂量或其他可能因素;进步良好则可考虑由注射抗生素改口服治疗,以缩短住院日。

  骨髓炎的并发症有肢体的生长受阻、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慢性骨髓炎(患处仍会反复疼痛、持续化脓、发生软组织破坏及功能降低)等。

  对婴幼儿来说,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故在有疑似的症状发生时,即应找医师诊段处理,不可拖延。由于病源的多样化及年龄的差异,临床症状的表现亦有所不同,对医师是一种专业的挑战。骨髓炎的疗程不短,所以如何诱导孩童们持续地配合治疗,亦是父母所需努力的工作。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