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见的神经学疾病(上)
台东马偕纪念医院小儿科文心怡
在儿科门诊中,因为小朋友发烧、腹泻或久咳不愈而就医是非常普遍的。这些疾病固然恼人,但是因为症状明显,父母通常不易忽略而延误就医;因为发生率高,也不致使父母过度焦虑。大多数经过治疗,都会痊愈,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然而,另外有一些发生于幼儿的神经学疾病,由于社会大众普遍的不了解,有时被当作“中邪”而采用民俗疗法,或者被误为“坏习惯”而加以指正、甚至处罚,反而未曾就医,造成遗憾。因此,笔者特别针对幼儿常见的神经学疾病,作一番介绍,希望这些病童,可以及早就医,得到妥善的治疗。
◎热性痉挛
顾名思义,它是因为发烧而出现的抽搐。一般发生于六个月大到五岁之间,发生率大约为百分之四,其中又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会再发。许多病童的兄弟姊妹或父母,在小时候也有这种热性痉挛的现象,然而长大后却十分正常,所以并不需要太过惊慌。因为典型的热性痉挛,是属于良性的疾病,演变为癫痫的机会很低。只要痉挛当时处理得当,很少会留下后遗症。
在这里必须提醒各位读者,所谓“典型”的热性痉挛,痉挛必须在十五分钟内自动停止,当时体温高于肛温摄氏三十八度半,短时间内不再重复发生痉挛,而且是全身性发作〈失去知觉、翻白眼、双手双脚强直或抖动、甚至嘴唇发紫……〉。如果孩子的热性痉挛不典型,就一定要送医,评估是否有其他原因造成痉挛。像脑炎、脑膜炎这些严重疾病,有时会以发烧合并痉挛为前趋症状,若是误诊为热性痉挛,延误治疗,很可能会遗憾终生的。
至于治疗,较新的学说并不建议长期服用抗痉挛药物。一般是主张较积极的退烧处理;若是以往抽筋的时间太长或频率太高,也可以考虑发烧期间短效的药物处理。如果发作次数太多或不典型、病童合并有发展迟缓、异常的神经学表现,则应该做脑波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诊断。
家长如果看见孩子抽筋,千万不要惊慌。正确处理的顺序如下:〈一〉让孩子躺下侧卧,避免吸入呕吐物〈二〉不可强塞东西进孩子嘴里,即使嘴唇稍微咬伤,也比牙齿被敲落呛到安全多了〈三〉仔细观察孩子发作的情形,加以呼唤看意识是否清楚〈四〉注意发作时间的长短,时间过长要送医。原则上,我们希望痉挛要在三十分钟内终止,以减少脑部及其他器官的缺氧伤害。何时送医,家长应考虑交通的时间因素作调整。《请续阅(下)篇》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