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烧 别猛盖被
身体内部中心体温大于38℃称为发烧,它是人类身体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当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时,体内的白血球与微生物相互制衡作用,产生致热素刺激中枢神经,使体温上升,就是发烧;它是一种身体的警讯,提醒我们“生病了”。
台北荣总一般儿科主任宋文举表示,测量人体温度依其测量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包括肛温、口温、腋温、背温、耳温及额温等。耳温与肛温都是最接近身体中心的温度,但三个月以下的婴儿因耳道较小,故不建议测量耳温,可考虑使用肛温、腋温或背温;至于口温则建议五岁以上的小孩使用,但不宜使用水银口温计,以免发生口温计破裂,误食水银及玻璃割伤的意外。
国泰医院新竹分院小儿科病房护理长许钰萩表示,一般而言,口温平均比肛温低0.5℃,腋温平均比肛温低0.8℃,且这两种方法比较容易受到皮肤黏膜血管收缩等因素影响,故在判断发烧时要特别注意。
当小孩发烧时,可先依发烧程度给予适当的退烧处置;肛温及耳温介于38~38.5℃时,除非小孩曾有热性痉挛的病史,否则不需急着给予退烧药,只要多补充水分即可;当肛温及耳温大于38.5℃时,若小孩出现寒颤或手脚冰冷,应先给予穿着适度的衣服或添加盖被,待手脚温暖后,再依情况给予冰枕使用。
不过并非所有小孩都能适应冰枕的冰凉感,若小孩真的不喜欢使用冰枕退烧,也可以洗温水澡(水温约36~37℃),约洗20~30分钟,藉由皮肤微血管扩张及水气蒸发,达到散热的效果。在适当的处置后,观察小朋友的精神状态、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他不适症状,以提供医师参考。
发烧温度的高低并非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当孩子高烧出现时,正确的退烧观念应是“减轻发烧所造成的不适感”。发烧不是病,它只是身体的警讯,当了解引起发烧的原因给予适当的治疗,且该原因逐渐控制后,也就不再发烧了。
宋文举说,家长要切记不要一味的要求医师退烧,去治疗发烧这个症状,而应遵从医嘱正确的找出引起发烧的原因,对症下药。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