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幼儿中耳积水,影响日后学习

Public peggy 写于 2010-04-07

  中耳和鼻咽之间有耳咽管相通,目的地是将中耳的分泌物经由此管排送到鼻咽部。造成中耳炎或中耳积水的主要原因,就是耳咽管发生阻塞,或纤毛运动失去功能,而使鼻咽部的异物和细菌趁虚而入,如此一来中耳分泌因而增加,就形成中耳积水了。

  幼儿由于耳咽管较短、较水平,在上呼吸道感染时,往往并发中耳炎。此时如果家长或开业医师较粗心,没有加强对中耳炎的认识,或注意用耳镜检查中耳,常常容易忽略中耳炎而没有加以适当治疗,耳咽管粘膜可能因此肿胀,导致中耳排泄功能不良,渗出液积聚其内,影响鼓膜的振动和声波传入内耳的效果,造成听力下降,甚至影响日后语言及学习的能力。

  当中耳内有积液时,幼童会表现出焦躁不安、睡不安稳翻来覆去、拚命拉耳朵、严重时还会发烧或呕吐、腹泻。较大的孩童可能会有上课不专心、老是把收音机、电视机开得很大声等等情形。所以家长平时应仔细观察小孩的日常生活,及早发现后,带给医师诊治。

  治疗原则,一般是要先给两周抗生素,若无法消除,应在治疗两周,如果仍然持续存在,必要时由耳鼻喉外科医师切开鼓膜,将积液抽出或装置中耳通气管,让中耳气压与大气压力平衡,可使分泌减少,而且液体也可经由此管引流出来。等耳咽管不再阻塞,恢复功能后,可把管子抽去。

  最后,提供给家长们预防中耳积水的方法:

  1.喂奶时不要躺着喂,或使头比身体低

  2.每次呼吸道感染时,要小心带给医师检查中耳

  3.定期为幼儿作听力测验,如有问题就要及早治疗

  4.在擤鼻涕时,不要两边一起擤,不要太用力,同时嘴巴要张开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