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小心留意呼吸道融合病毒

Public peggy 写于 2010-04-07

  小文是个六个月大的宝宝,最近因为天气渐渐转凉,突然流鼻水、食欲减退,并且有点咳嗽,在妈妈带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认为是上呼吸道的感染,除了给小文吃药外,并特别叮嘱小文的妈妈,要特别注意小文的呼吸状况。

  前天晚上,小文忽然喘起来了,呼吸时并出现似气喘的咻咻声,妈妈赶紧带小文到大医院小儿科急诊室,医生即诊断为急性细小支气管炎,并说明呼吸的喘鸣声,大多是因为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细小支气管的上皮所造成的呼吸道不顺畅,所以才会出现类似气喘的咻咻声。

  在安排小文住院后,医生以氧气及气管扩张剂喷雾治疗后,症状已有好转,此外,小文也被抽取痰液来作病毒抗原测试,结果是最常见的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预估住院约一周后应可痊愈出院。

  到底什么是呼吸道融合病毒呢?这是在一九五五年,从猩猩身上培养出的呼吸道融合病毒,来年即被医学界证实为这类病毒也会传染给人类。之所以被命名为呼吸道融合病毒,正是因为它能造成细胞之间的融合。呼吸道融合病毒是属于副黏液病毒科,副黏液病毒科中除了呼吸道融合病毒外,尚有副流行性感冒病毒、腮腺炎病毒及麻疹病毒。

  呼吸道融合病毒最常发生在六个礼拜至二岁的小孩,是小于一岁的幼童发生急性细小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原因,其临床的表现可从轻微的感冒至严重的细支气管炎或肺炎。

  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感染最常发生在冬季,对北半球而言,最常发生感染的月份为一至三月,由于新生儿体内往往有来自母体内抗体的保护,故一个月以内的婴儿较少受到此病毒的感染。尽管呼吸道融合病毒比较少发生在一个月以下的婴儿,但是若新生儿感染了,大多会以窒息、昏睡、暴躁不安或食欲不振来表现,所以一旦发现婴儿有上述这些状况,爸爸妈妈就要小心注意了,特别是,由于早产儿仍未充分接受来自母体内抗呼吸道融合病毒抗体的保护,故仍为感染此病毒的高危险群。

  一般而言,人体若是被病毒感染或是施打病毒疫苗后,大部分都会终身对该病毒产生抗体,而且有终身保护的效果。例如得过一次德国麻疹或是打过德国麻疹疫苗后,体内便会产生足够的抗体,便得以终身不再受德国麻疹病毒的侵扰。但是,就呼吸道融合病毒而言,血中的抗体并不能百分之百抵抗该病毒,所以虽然得过一次感染,却仍有再度感染的可能性。

  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后的初期症状为流鼻水及咽喉炎,偶而会咳嗽一到三天,若感染更严重,尤其是感染到细小支气管的上皮细胞,便会造成细小支气管的阻塞,以致呼吸不顺并产生喘鸣的咻咻声,此时必须以温润的氧气加以治疗,以免有缺氧的危险,另外也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来作喷雾式吸入治疗,以扩张其阻塞的细小支气管。

  有关抗呼吸道融合病毒的药物为Ribavirin,虽然可以治疗该疾病,但因价格昂贵,故目前只建议使用在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部发育不良以及先天性免疫不全的宝宝身上。呼吸道融合病毒及气喘发作,皆是以喘鸣咻咻声来表现,但致病机转却大不相同,前者是因病毒的侵害引起,而气喘则是气管对过敏原的过度反映所造成的,治疗除了支气管扩张剂外,尚须注意环境改善及以吸入型类固醇来治疗。

  因此,小朋友若是在三岁前,便常发生急性细小支气管炎,爸爸妈妈们就必须留意小宝宝可能不是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感染,而是气喘疾病的急性发作哦!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