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小孩厌食怎么办?

Public peggy 写于 2010-04-07

  台东马偕纪念医院小儿科陈伟焘医师

  婴儿因为正值迅速的生长,特别是一岁以下的婴儿,身体经常处于饥饿的状态,以致他们的食欲往往良好。当婴儿渐渐的长大,对食物的态度也逐渐改变,不像小时候的馋嘴,而且会对食物发生偏好。人类如动物一般,与生俱来择食的能力,知道什么食物有利于自身;曾有针对八至十个月大未曾接触一般食物〈母乳除外〉的幼儿实验,让这些幼儿主动的选择食物如蔬菜、水果、蛋、粥、肉、面包、牛奶、水和果汁等,发现这些幼儿发育良好,他们的食欲每日每餐均有变化,并非一成不变,就一餐而言,他们所选择的食物并不均衡,长期观察却发现他们对食物的爱好时常在变,而达到均衡的饮食。从以上的实验得知,婴幼儿对食物的好恶,会因时期的不同而有极大的变化。通常当婴幼儿吃了很多某种食物以后,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对该种食物再度产生兴趣;这种情况对较大的儿童及成人也是如此。

  厌食的原因很多,但因生理因素或疾病引起的只占少部份,长期厌食大多因为环境或心理因素,如压力、焦虑、嫉妒等引致厌食问题,将分述如下。当婴幼儿长牙时,因为牙龈的肿胀及疼痛,食欲往往会减退,有时候甚至会拒绝进食,但当不适的感觉减轻时,食欲便会恢愎。疾病,不管是急性或是慢性的,都可能引起食欲不振。口腔的病变,如咽喉炎、扁桃腺炎、咽峡炎或者口腔炎,因口腔内会发炎生痛,甚至溃烂,食欲一定不好,此时可以较清淡柔软的食物喂予,避免给予刺激辛辣的食品,可以放凉后的奶水或稀饭,甚至可给予退冰的冰淇淋或果冻喂食。

  急性呼吸道疾病如感冒、中耳炎、气管炎、肺炎、或是气喘发作,皆会引发食欲不振,尤其合并发烧或者呼吸急促时,因呼吸不畅而引致无法进食,待病情好转则可改善。胃肠问题较为复杂,常见引起食欲不振的原因,如食道炎、胃肠炎、便秘、肝炎、胰脏炎、先天性肠道异常、寄生虫感染等,适当的治疗最为重要;胃肠功能障碍是引起厌食或食欲不振的重要原因,其中包括腹脤、腹痛、吸收不良症候群、肠子臑动不正常、假性肠阻塞等,必须找到真正引起厌食的原因才能有效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也常使小孩无法正常饮食。另外中枢神经疾病,如脑瘤,脑病变,头部外伤等皆会引致饮食问题;代谢性及遗傅性疾病则较少碰到。

  疾病引起的厌食或食欲不振,大多因病情改善而使胃口正常。长期的厌食则因环境及心理因素所引起较多。如前面提到,婴儿长大时会对食物产生好恶,对食物的选择有其自我的主张,而且他们的记忆力及味觉也愈来愈好,他们会记得各种食物的味道,同时也记得每次用餐时不愉快的经验,如家长强迫他们吃不想吃的东西、家长过份的关心或漠视使孩子焦虑、兄弟姐妹间的争取表现,或经常被责骂而紧张不安等,都会令孩童对食物产生厌恶或胃口不好。嫉妒父母关心照顾较小的弟妹,有时会拒食或厌食以博取父母的注意或关爱。相信很多家长有如下的经验,当小朋友吃饭时,用贿赂或处罚的方式使小孩就范,如‘好好吃!吃完了买糖果给你!’或者‘赶快吃!吃不完就打你!’等,甚至有些家长一手拿碗一手拿棍子在旁监督,这些方法或许会偶尔奏效,但长期下来,吃饭便成为一种压力,使得小朋友逃避吃饭或者每次吃饭时便哭起来或身体不适。

  若发生了长期厌食的问题,则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努力和耐性才能解决,有时候需要数周或更久才使小孩慢慢的忘记过去用餐时的种种不好的经验,这样胃口才会变得正常。我们应试着诱发儿童的食欲而不可以强迫他们吃东西。药物固然可以使食欲改善,若厌食是因为以上所提的环境与心理因素造成的话,应从改善这些不良因素着手才是根本之道,况且长期服用药物终究不是最好的。

  首先,不要太过分注意小孩的饮食,避免在吃饭时谈及他们的饮食,吃多了不需太多的赞许,吃少了也不要太紧张或失望,让小孩吃饭没有压力。家长在用餐时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因为我们的不安或严厉表情与发怒会吓着孩子,使他提不起食欲;若无法做到,不妨于小孩用餐时安静的暂时离开,但当中不能太关切小孩吃饭的情形,免得他们紧张不安。要使孩童渴望进食,开始绝不能给他嫌恶的食物,过一段时间,待他胃口改善时,不动声色的加上他较不拒绝的食物,循序渐进;但当他仍然不喜欢吃时,亦不要勉强,免得再度使他厌食。上一餐不吃的东西,下一餐不要再为他准备。大人对食物不要给予好坏优劣之分,也不要让小孩对一般食物抱有好坏的成见。吃饭时,碗里盛的饭菜太多时,容易会有吃不完的感觉,无形中降低食欲,也不要催促小孩多吃一点;所以开始时碗里不宜装太多的饭菜,过一段时间,才慢慢增加饭菜的量。不要以任何方式的诱惑使孩子多吃,不管是糖果或奖品,或者是说为了健康,为了长得更壮更漂亮等,这些可能会短暂的增进食欲,但若每天如此,到后来还是会减低食欲的。

  营造一个有利于进食的环境是重要的,愉快的气氛可增进亲子的关系与食欲,尽量避免环境的干扰如电视节目等,不对小孩施予吃饭的压力,对食欲应有正面的效果。家长间的配合与协调也不能忽视,因为家长不同的态度与意见,会使小孩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做才好。虽然每一个小孩的情况、认知及年龄不尽相同,但他们同样的不能承受过多的压力与勉强。若能让孩童高高兴兴无压迫之下用餐,相信厌食的问题应可迎刃而解。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