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家庭日记:
日记分类: 常用标签:

小儿斜颈

Public peggy 写于 2010-04-07

  新竹马偕医院复健科陈建鹏医师

  有些家长在欢欢喜喜迎接新生儿回家后,发现婴儿脖子处长一硬块,并且头歪歪的,脖子转不动,担心是不是长了什么坏东西。其实,这是所谓的“斜颈”,俗称“歪脖子”。

  造成头部歪斜的原因很多,肌肉性因素、神经性因素、外伤、发炎或颈椎不正常等,都可能会造成斜颈现象。新生儿斜颈,以肌肉性原因最多,家长常会在脖子处摸到一硬块,此乃因颈部最大的肌肉─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化所致,变硬、变短的肌肉会导致头往同侧歪斜,而下巴则偏向对侧,脖子转动有困难。诊断方面,除了直接在颈部可摸到肌肉硬块外,可以利用肌肉超音波检查肌肉硬块,了解肌肉纤维化的程度,硬块的大小尺寸。

  随着幼儿成长,若斜颈状况持续存在,会发生脸颊不对称、头形变扁、脖子转向一侧困难,甚至可能影响视力,只要及早处理,接受复健,颈部硬块会逐渐消失,脸颊也会恢复对称。

  斜颈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针对硬块做局部按摩,配合超音波治疗可加强软化硬块的效果,按摩之后必须要做被动性肌肉拉张运动,将脸尽量转向硬块侧同时下巴微向上,保持此种姿势数秒,重复5-10分钟,来拉张纤维化的胸锁乳突肌,一般建议家长可在每次喂奶前做,每天3-4次,避免在喂奶后做,以免吐奶;另外平时尽量让幼儿头部保持转向硬块侧的姿势:如睡觉时可趴睡有硬块侧的脸朝上,抱时将手绕过硬块侧颈部,保持头部直立。利用这些方法,大部分的斜颈都可恢复,但有一部分幼儿虽已无硬块,仍会有习惯性斜颈现象,此时可以考虑使用颈圈矫正。此外,有时会考虑直接对硬块注射类固醇,帮助纤维化硬块的软化;如果硬块持续无法软化也可以使用开刀的方式矫正。斜颈只要早期治疗,在一岁以前,百分之七十以上都可复原。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无标签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